百度、google對于多數網民的意義在于它們海納百川的胸懷,無論何時何地,需要什么,他們都能夠隨需而應。但是,相比于公開信息的透明化,企業內部的信息顯然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當一個出差在外的員工想獲得公司的某份文件或資料,那么,他不得不打電話給在公司的同事,請同事幫忙傳遞給他。
從千萬里飛鴿傳說,到如今手指一敲,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有效地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變得至關重要。在許多企業中,他們把獲取和接收信息的能力也作為衡量人才的一項指標。那么,作為企業,如何提供給員工一個有效的平臺,以便員工快速獲取知識和信息呢?
泛微副總裁袁立松認為,企業要構建內部google,幫助員工快速獲得內部資訊和工作所需的信息支持,實現知識的扁平化管理,打破信息孤島,讓信息和知識變為企業的資源,更好地發揮它的價值。
解讀百度、Google的價值所在
百度、google的成功,在于它們類似于蜘蛛爬行的信息抓取能力,并且能夠通過關鍵詞的匹配,通過一個統一的頁面呈現在用戶面前。當你不確定哪項資源可能對你有用的時候,你必須要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于你進行分辨和甄別。與此同時,你可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篩選,比如新聞、MP3、圖片等等。并且,一旦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你可以通過“百度知道”進行提問……
“如果把百度、google的這種方式對應到企業的知識管理平臺或者系統中,我們可以做這樣的設想:第一,有龐大的知識文檔庫;第二,有明確的分類,并且這些類目能夠清晰地呈現給用戶;第三,是一個能夠促進互動和分享的平臺;第四,能夠隨時隨地獲取;第五,由于是企業內部的資源,需要有嚴謹的權限控制”泛微專家如是說。
巧用協同OA平臺構建企業內部google
Step1:實現以獲取為重點的顯性知識的管理。
當然,數據庫查詢技術從來不是什么高難度的事情。但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講,知識管理往往止步于想法,很難付諸實施。原因在于,知識管理需要依賴于人的主動共享,而這是許多企業缺乏的。因此,對于企業來講,如何初步一個知識庫成為現實的難題。協同OA的價值在于,打通了企業日常運營的方方面面,讓知識的積累變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提交一個流程、發送一個郵件,都可以成為知識積累的途徑,并且知識被智能地分類形成知識目錄樹,而不需要進行刻意提交或管理。
當企業擁有了自主循環的知識積累體系,其知識庫的框架或者雛形已經建立,通過互聯網進行實時查詢與獲取,就能夠滿足一部分的辦公需求。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講的以獲取為重點的顯性知識的管理。
Step2:以交互為特征的隱性知識管理
“很多時候,現有的知識并不足以支撐我們的工作。通過協同OA平臺,把顯性知識管理起來以后,企業就要著手于搭建一個交互的平臺,促進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它的價值類似于百度知道”。泛微副總裁袁立松告訴我們,“當一些問題,我們不知道要找誰,我們需要有這么一個通道來廣泛征集見解和看法。通過協同OA平臺協作區的利用,可以圍繞一個話題或者主題各抒己見,變成一個開放式的知識經驗交流平臺。這種知識管理形態以交互為主要特征,側重與隱性知識的顯性化”
Step3:體系化的分享、利用
如果說企業內部知識管理平臺,相比于百度、google的優勢之所在,除了在權限上的嚴格控制之外,知識地圖的應用則又是一大亮點。知識地圖作為員工學習的絕佳教材,已經被許多知名企業應用,它的意義在于,把零碎的知識體系化。通過協同OA平臺,我們可以制作崗位知識地圖、行業知識地圖等與公司業務或者崗位職能緊密相關的體系化文件。
打造企業內部google之權限控制
并不是所有的文檔都可以拿來共享,也不是每一篇文檔都可以共享給所有人。因此,利用協同OA進行知識管理的好處在于,它是基于嚴謹的六維權限管控管控模型,根據組織、角色、業務范圍等設定相應的權限。在特定的知識目錄樹下,誰可以創建、誰可以編輯、誰可以查閱、誰可以刪除、誰能夠把這個文檔共享給他人……等都做了設定。基于這種安全的控制,企業完全不必擔心因為過度共享而造成泄密或者類似的事件發生。
當然,不管企業內部google以搜索、還是以wiki或者其他的形式呈現,利用協同OA構建內部google平臺的意義在于,它實現了企業內部知識、信息的自增長與循環,并且提供了類似百度知道一樣的交互式知識管理平臺以及知識地圖這樣的知識利用和創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