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全國各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部分中基層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代表、相關學者等共230余人齊集廣州,在此舉行首屆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研討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強調:廣大知識產權法官要準確把握并妥當運用當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政策,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奚曉明指出,知識產權司法政策和理念在知識產權審判中占據特殊的重要地位,起到特殊的重要作用。“加強保護、分門別類、寬嚴適度”是當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政策的基本定位。
奚曉明逐一分析了當前的基本政策:“加強保護”是基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所處國內外環境的必然選擇,是當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矛盾、基本定位和政策取向;“分門別類”是在加強保護時應根據不同知識產權自身的屬性和特點,在法律原則和規則的范圍內采取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寬嚴適度”要求加強保護應以我國的國情和保護需求為尺度和限制,不是盲目提高保護水平,而要以符合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階段,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尺度和界限。奚曉明還對妥當運用知識產權各個領域的具體司法政策作了闡述。
“知識產權在廣東的經濟發展中貢獻比重日益凸顯。”廣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梁偉發告訴記者,截至2010年,全省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910276件和574414件,居全國第一;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700450件,連續16年居全國首位;新增馳名商標75件,累計總數達267件,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廣東在享受知識產權紅利的同時,亦更注重對知識產權發展保障和司法保護工作。
梁偉發對記者說,廣東省委省政府一直全力支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法院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主導作用更加彰顯。廣東法院依托社會各界,公正高效地審結了超過全國四分之一的知識產權案件,法治效果良好。在國際國內對知識產權發展保障特別是司法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新形勢下,廣東更要當好全國知識產權審判理論和實務研究的弄潮兒。
據悉,廣東已有22個基層法院具有部分知識產權管轄權,8個中院具有專利管轄權,4個中院和12個基層法院實施知識產權審判“三審合一”試點。全省法院審結了約占全國28%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